萨木萨克折刀 ---伊宁边陲小镇里的古老制刀人
伊宁是个安静的边陲小城,新华东路,是这个城市里最有民族特色的地方,在这条寻常的巷子里,一位叫麦合麦提·萨木萨克的55岁维吾尔族老人住在一所普通的院子里。如果不是因为一种刀,这位老人注定是无数平凡人中的一个。这把刀是以他父亲的名字命名的,他的父亲叫萨木萨克·阿西木。“萨木萨克”折刀和英吉沙刀、库车刀、莎车刀等齐名,并称为新疆的四大名刀,是史志中记载的“伊犁第一刀”。一把刀的传奇,其实也是这个老人的传奇,一把刀的命运也折射着这个老人的命运。
在寒冷的冬天,我信步走在新华东路陌生的街道上,一群小巴郎将我围住,向我兜售他们手中的小刀。
那些小刀做工考究,拿在手上沉甸甸的,轴承钢打造的刀身、全黄铜的刀柄,看起来十分精致、巧妙。从那时起,我便开始留意这种小刀,也知道了“萨木萨克”这个名字。喜爱小刀的同时,也让我对神秘的制刀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一天午后,我终于走进了这个街道深处的刀坊。两间土木结构的小屋子,一地的制刀工具和半成品,一台电钻和两个电动砂轮……麦合麦提·萨木萨克和他的助手——29岁的儿子帕尔哈提的表情沉默,冷峻得就像他们做出的刀。
我国西北的游牧民族经常食用牛羊肉,宰剥牛羊或切割肉块时就需要相适宜的刀具。众宾团坐的民族特色筵席上,当美味飘香的牛羊肉端上桌时,宾客们便纷纷取出各式各样的小刀。谁的小刀精美漂亮,谁就能成为餐桌上的主角。
铁锤的敲击声和砂轮转动的嗡嗡声,让刀坊有了不少生机。制作一把成品刀要经过选钢、加水、加油、加盐、锻打、打磨、抛光的程序。帕尔哈提将烧得通红的一块长条形钢板从炉火中用夹子夹出来,放在铁垫子上,有节奏地敲打起来。
他不断地重复着一个工序,直到将钢板打出了刀子的模型,然后又放到炉火中,烧红了再进行敲打。大约一个小时后,敲打结束了,接下来的工序就是在砂轮上打磨刀刃了。
从打磨刀刃开始,工序就变得越来越慢、越来越精细了。事实上这时的小刀并不锋利,工匠们就将刀刃放在火上烧,再突然拿出来放入水中淬火,反复几次后,直至让刀刃变得锋利为止。这个工序如果掌握得不好,要么刀刃不锋利,要么刀子没有多少柔韧度,容易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折断。
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刀柄上镶嵌精美的图案,这道工序要做得很自信,要讲究配料和图案的设计。打造一把小刀需要不少的时间,纯手工制作的“萨木萨克”折刀每年的产量也不多,所以更显得珍贵。
麦合麦提·萨木萨克应该算是“萨木萨克”折刀的第二代传人,制这种刀的“祖师爷”是他的父亲。他的父亲萨木萨克·阿西木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随商队在库车游荡,那时侯的库车是以制作少数民族刀具闻名遐迩的“刀城”,随处都是制刀作坊。
萨木萨克·阿西木也迷恋上了制刀手艺,在库车一待就是15年。1933年,已过而立之年的他回到故乡伊犁后,已是一位身怀制绝技的制刀工匠了。
1959年,在乌鲁木齐举行的民族产品博览会上,萨木萨克·阿西木做的刀获得了金奖。这次博览会上的获奖产品都被带到北京进行巡展,毛主席看到这把来自伊犁的小折刀后,专门托人给正在伊宁市制刀厂工作的萨木萨克·阿西木寄来了50元钱,鼓励他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。
1970年,萨木萨克老人去世了,真正的萨木萨克刀传人就只剩下麦合麦提·萨木萨克和他的儿子了。2004年,制作小刀数十年的麦合麦提成功注册了“萨木萨克”商标。
现在,麦合麦提·萨木萨克关掉了以前设在街面上的店铺,专心做刀。或许,一个传统的手艺人是不善于经营生意的,他只需要用心做好每一把刀。刀的故事还在继续,它的美一定会吸引更多看到并关注它的人。